傳統觀念中,人們對機器人的認知處于“工業生產流水線上替代人力的機械產品”。但隨著家用設備的不斷智能化,用戶會提出更為智能的需求,因此服務機器人市場會快速增長,甚至超過工業機器人市場。在機器人世界杯產業峰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秘書長徐曉蘭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以個人、家庭、行業服務為特征的服務機器人已接近2500萬臺套、280億美元,超過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一半。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個個關鍵技術的突破、需求量的激增等,服務機器人在不久的將來會以“親民”的價格飛入尋常百姓家。
需求旺盛,服務機器人閃耀機器人世界杯
動感的舞蹈、豐富的肢體動作……在近日舉辦的第19屆世界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上,科大訊飛機器人“小柔”、“小智”成為大明星。據了解,“小柔”是個具有智能對話與情感表達功能,擁有豐富的肢體運動能力的機器人,而“小智”則具有感知智能和淺層的認知智能,可實現智能對話、語義理解、人臉識別與肢體識別,具備自主知識學習能力,未來面向家庭服務領域應用。
本屆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國際盛宴。在賽場展示區,包括德國庫卡公司、美國英特爾公司在內的國際巨頭,也攜其新型機器人產品到場。作為這場球賽的組織者國際RoboCup聯合主席Itsuki Noda說,“引入人工智能后,機器人變得跟有靈活性”。而為大多數機器人提供芯片的英特爾,其全球副總裁倪健安表示,“機器人更加智慧而又復雜”。咖啡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迎賓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展區里的多款服務型機器人讓人不禁感嘆服務機器人有望進入普通家庭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服務機器人雖是機器人家族中的年輕成員,但發展迅猛。“隨著應用逐步的擴展,服務機器人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機器人企業從汽車行業向電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物流等傳統行業滲透。”徐曉蘭介紹,機器人應用從工業領域向家具服務、醫療康復、教育娛樂、國防軍事等領域快速擴展。作為近些年來出現的“新寵”,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占有率高達一半以上,給消費者帶來了更智能、更便利的生活體驗。
技術跟進,我國服務機器人迎來拐點
對于制造行業,2015年以來最為重磅的政策就是《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其中提到,我國要大力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機器人,包括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所以,RoboCup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陳小平表示,2015年,服務機器人到了從實驗室走向家庭、走向社會的關鍵節點。
事實上,資本市場十分看好服務機器人。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阿里巴巴和富士康近期各向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Aldebaran注資1億多美元,推動其主打產品情感陪護型機器人Pepper的銷售。同時,我國服務型機器人創新空間也在不斷擴大。哈南機器人產業園近期孵化出了國內首創全新爬樓機器人和服務類中最具代表性的餐飲機器人,還有諸如市面上的“地寶”機器人(掃地)、“窗寶”機器人(擦窗)、“沁寶”機器人(空氣凈化)等均讓廣大消費者為之眼前一亮。
另外,在服務機器人技術研發方面,我國正努力地與世界水平接軌。以這次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大賽的機器人研發為例,當天的比賽向外界透露了服務機器人一個重要的探索方向――“姿態識別”。不少選手發現,以往分值較重的“人臉識別”技術,今年有了較大程度的縮減,取而代之的就是“姿態識別”,比如,通過讓機器人在不同的地毯上行走,以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這一點目前科技界尚無理想的研究成果。陳小平表示,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工業機器人上的差距十分明顯,但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并不大,在一些技術上甚至還處于領先地位。所以,未來可能在這一領域超越發達國家。
突破拐點,技術價格兩條腿齊步走
未來服務機器人市場能有多大,似乎一時間還很難回答。但在服務機器人產業化應用熱潮來臨之際,最令人擔憂的仍是核心技術問題以及價格普及問題。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表示,對于中國而言,最大的痛點在于缺少技術創新,同時基礎薄弱。國產高端、特殊傳感器、智能儀表、自動控制系統、數控系統,以及機器人市場占有率低于5%,關鍵部件品質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進水平5-10年。以銷售量不小的“掃地機器人”為例,掃地機器人功能單一,更像一個有智能的家電。業內專家表示,消費者期待服務機器人多才多藝,掃地機器人與消費者對機器人的期待有較大落差。據統計,六成以上消費者使用后覺得失望。
當然,價格的昂貴也是普通消費者的一大“痛點”。僅以掃地機器人為例,其售價已在1000元以上,更為智能的則在4000元左右,至于接近人體形態的機器人更是動輒數十或幾百萬美元。有業內人士稱,高售價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機器人大多采用了大量的“關節”,而這些機械部分的成本價格下降非常緩慢。微軟前CEO比爾・蓋茨早在2007年就曾寫過一篇名為《每家每戶有一個機器人》的文章稱,“當這些機器人變得普遍的時候,大家都買得起的時候,它就會巨大的改變我們生活、工作、娛樂、溝通的方式”。
盡管如此,但業內人士對服務機器人的未來充滿信心。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通過5年左右的洗牌,以及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完善,中國的機器人產業將會逐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