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圖靈測試”逐漸成為計算機界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在現代的圖靈測試中,人類裁判同時與人和機器文本互動,并辨別與自己互動的是人還是機器。
圖靈曾經預言,到20世紀末,一定會有計算機通過“圖靈測試”。
名為尤金・古斯曼的“13歲的烏克蘭男孩”成功地讓人類認可了“他”的身份,而事實上,尤金卻是一款開發的計算機程序。
去年6月,一則“機器首次通過圖靈測試”的消息引發很多討論。
當時由英國皇家學會組織的2014年圖靈測試比賽中,一個名為尤金・古斯曼的“13歲的烏克蘭男孩”成功地讓人類認可了“他”的身份,而事實上,尤金卻是由一名俄籍美國人和一名烏克蘭籍俄羅斯程序人員開發的計算機程序。此時,正值圖靈逝世60年之際。
在圖靈的定義中,如果機器在30%的時間內愚弄了人,使之錯以為對方是人的話,就算通過測試。
尤金在一系列鍵盤組成的對話中,讓30名裁判中的33%認為其是人類。這個進展,被不少媒體認為是圖靈測試首次被通過。但是,計算機界并未完全認可這個進展。很快,就有研究人員發現,這個測試有很多過于狡猾的地方。比如,尤金只有13歲,對很多問題可能沒法像成人一樣回答,這意味著機器更容易模仿。
此外,人工智能界人士認為,圖靈測試目的是為了體現機器智能,但這個測試只測試了機器能夠網絡聊天的能力,而事實上,人的智能程度要高得多。
此外,也有人擔心,讓人類自己作為智能的標桿似乎犯了以人為中心的偏見錯誤,因為這可能會讓人類錯過發現真正的超級智能。有人工智能界的人士認為,如果一個人工智能,能夠像人類一樣聰明地解決問題,甚至比人更聰明,卻沒有通過圖靈測試,難道意味著它不是智能嗎?
在機器越來越聰明的今天,如果認為能夠與人類聊天的就是智能,那么人被機器糊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以網絡聊天室的形式對話,不一定是嚴謹的理性思維,而更可能是發散性的對話,這也容易糊弄人。
著名的未來學家曾經問尤金一個問題:“如果我在一個碗里放兩顆大理石,我現在又加入一顆,現在碗里有多少顆大理石?”
“沒有太多。”尤金回答,“我沒法告訴你具體的數量。我忘了。如果我沒弄錯的話,你還沒告訴我你到底住在哪兒。”
今后的圖靈測試2.0版,可能將包括從語言認知到社會意識等各個方面的能力,新的圖靈測試可能將在明年登上舞臺。不管怎么說,機器都在越來越聰明。在今天的智能界,與其說推翻圖靈測試,不如說是重構或超越圖靈測試。
為解決圖靈測試中僅僅文本和聊天的局限,人們改進出了一個更為凸顯智能的圖靈測試:視覺化的圖靈測試。在這個改進版圖靈測試中,機器和人都按照一定的規則移動視覺化的物體,機器同樣要模仿人的思維,最后的裁判同樣是人。而更進一步的革新,在于超越了人為智能標桿的前提。
去年年底,谷歌公司宣布他們更新了名為CAPTCHA的系統,它全名的意思是“能夠區別計算機和人類的全自動的公共圖靈測試”。有意思的是,這個系統的游戲原則和圖靈測試相反,它是讓計算機去辨別對方是人還是機器,它能在99.8%的時間內成功辨別。
科學界目前也正在討論新的圖靈測試比賽,今后的圖靈測試2.0版,可能將包括從語言認知到社會意識等各個方面的能力,新的圖靈測試可能將在明年登上舞臺。
但即使這樣,面對越來越強大的機器,人類可能距離回答“機器能夠思考”這個問題之前還有很多路要走。